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新闻 > 详情页

新闻资讯

联合国工发组织启动《工业园区国际指南》本地化指标体系试点合作研究,助力中国园区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5-30      来源:绿色园区


2023530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工发南南中心”)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以下简称“绿盟”)正式启动了《工业园区国际指南》本地化指标体系试点合作研究活动。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旨在促进中国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启动会在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会议共有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媒体人士等各界人士,共计50余人参加。出席人员包括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先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区域首席代表康博思先生和安徽省商务厅的代表,还有来自首批示范试点园区的五家园区代表和部分安徽省开发区代表等。


会议由绿盟秘书处主持。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区域首席代表康博思、安徽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张弘强和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卢磊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了祝贺和期待。随后,在领导和专家的见证之下,首批参与试点合作活动的园区代表参与了启动仪式和授书环节,标志着试点研究活动正式启动。这些园区将成为推动指标体系本地化应用和验证的先行者。


接下来,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业务二处处长、工发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项目主任郭力详细解读了《工业园区国际指南》的核心理念和指标体系概要,并强调了它在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来自绿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东南大学的专家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工业园区国际指南》与本地化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绿盟专家重点介绍了试点研究项目的筹备工作和计划安排,并表示将与各试点园区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指标体系的应用和验证。

此外,来自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综合保税区和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的五个试点园区的代表也积极发言,就项目的实施和预期效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后,与会代表到蜀山经开区的中国环境谷、蜀山数字经济展厅、蜀山智慧园区运行管理中心、蜀山党群服务中心、蜀山体育公园等点位进行了现场参观学习。

《工业园区国际指南》本地化指标体系试点合作研究活动的启动会为合作园区和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和合作平台,标志着活动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通过共同努力,将为园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和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支撑,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和全球影响力。

 

关于《工业园区国际指南》

与本地化指标体系

 

工发组织在工业园区发展方面经验丰富。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各国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向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成员国的园区提供综合援助。201911月,工发组织发布了《工业园区国际指南》,旨在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提供在工业园区发展方面基本的国际准则,使园区的发展遵循健康与安全、有效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标准,为发展现代化、包容和可持续的工业园区提供指导。

工业园区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工业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践载体。然而,中国工业园区仍面临发展不均衡、创新能力不足、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等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业园区实践中的应用,并进行示范试点和评价工作。为了推广《工业园区国际指南》在中国园区的应用,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与绿盟共同开展本地化指标体系示范试点研究项目,旨在为中国园区提供具体操作指导,促进国际合作,提高园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该项目将持续至2024年底,形成适用于中国园区的本地化指标体系和实践手册,为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首批示范试点园区简介

 

1.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北临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南倚大蜀山,东接董铺水库,西连合肥国家级高新区。安徽省政府唯一推荐实质性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国务院批复合肥市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合肥“开放经济”主战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大领域之环境领域高科技产业引领区;合肥市“大数据小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环境产业集聚区。建成区20平方公里,已建成产业配套200万方,商住配套300万方。20216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蜀山经开区”),成为“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唯一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2.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郑州经开区1993年成立,2000年获批国家级经开区,面积158.7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集聚规上企业838家、超百亿企业14家,在区内投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124家、外商投资企业106家,是河南省百亿企业最多、最集中的区域。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等荣誉,是河南省第一家六星级产业集聚区。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居23名,中西部排名第三,连续三年稳居前30强。2014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经开区视察了四个企业,对经开区提出了殷切希望。坚持“制造立区”。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打造了以生物健康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了以氢能及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集群。坚持“开放带动”。是河南省“五区联动”的重要平台、“四路协同”的主要载体。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国唯一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和中东部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关铁融合”大监管区列入国家亮点工程。坚持“创新驱动”。是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功能区。获批组建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和体外诊断产品中试基地,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四大工程”,统筹全域产业环境融合发展。完善“亩均论英雄”等调控机制,倒逼“两高”企业出清;高效盘活闲置低效企业用地,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质量建设生态园林城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3.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成立于1992年,199312月成省首批13个省级开发区之一,2013年晋升国家级经开区,辖区面积15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7万人,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经济示范城市、输变电特高压电力设备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集群等称号。近年来,开发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成立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电力及智能装备产业园、氢能产业园和科技创业园(中瑞合作产业园<>)”,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人才招引、要素供给、机制改革等方面聚力发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斯堪尼亚、吉利为龙头,打造出商用车、乘用车“双链主”,拥有双钱轮胎、延锋彼欧、创源等50多家企业。电力及智能装备产业,以思源电气为“链主”,拥有柏承、威格等强链企业60多家,建有江苏最大、苏中唯一的金属表面处理中心。氢能产业,拥有势加透博、百应、江苏清能等近20家氢能企业,已基本形成一条集合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材料、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4.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

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20145月由国家科技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以色列经济产业部三方签约共建,20151月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时任以色列外交部长利伯曼共同揭牌,是全国首个由中以两国政府共建的创新示范园区。

园区位于常州市南部,规划总面积72.5平方公里,呈“一核一区”布局:核心区7.84平方公里,位于常州市“科创走廊”;拓展区64.65平方公里,位于西太湖(滆湖)之滨。2023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立“中以常州创新园”为省级功能园区。

园区成立八年来,在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争当中以创新合作领航者”为使命,致力于打造“中国开放创新靓丽名片”,在全国中以创新合作领域内保持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领先。

 

5.开封综合保税区

开封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7月,作为开封综保区投资、建设及运营主体,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助推自贸试验区与综保区协同联动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的新型企业制度,开展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电商平台、跨境贸易等业务。

开封综合保税区规划选址位于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中部区域,宋城路两侧,园区由东、西两个片区组成,从而形成“一区两片、整体相连”的总体布局形式。两个片区总规划面积约 1.78平方公里。综合保税产业园区功能分区包括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服务、以及贸易功能四大区域,并包含了六大主要产业,即文化产业、保税研发、高端制造业、 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产业和创新服务业。

202012月开封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以超常规态势,完成了基础和监管设施建设,跑出了在“一片白地”上建设综合保税区的“开封速度”。同时,开封综合保税区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全力推进“两中心、四基地”建设,构建产、学、研互动,进口、出口相长,内资、外资共生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保税节点、河南对外开放产业发展聚集地、开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服务和推动开封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