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新闻 > 详情页

新闻资讯

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产业园区是支持可持续工业化的好方法

时间:2022-11-08      来源:澎湃新闻

11月5日下午,由中国商务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深化产业园区和特殊经济区南南合作,加快实现包容和可持续的工业化”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格尔德·穆勒和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视频致辞;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李飞出席论坛并致辞。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兼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教授林毅夫分别发表视频和在线主旨演讲。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格尔德·穆勒视频致辞

格尔德·穆勒表示,发展中国家需要投资,事实证明产业园区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如能够创造高生产率和就业、刺激创新、促进投资,让民众生活体面,并正确对待环境。东亚、南亚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快速经济转型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认为产业园区是支持可持续工业化的一项工具。4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广这种方法,我们的产业园区服务包括提供技术支持、政策建议,以及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工发组织还开发了许多规范性的工具来规范产业园区的发展,有产业园区的国际准则、科技园的模式,同时还有农业食品园的指导。”

格尔德·穆勒指出,最近工发组织发布了产业园区全球知识平台,这是一个协作空间,也是一个资源中心,能够帮助成员国和合作伙伴分享知识和最佳做法,以开展战略合作。

辛国斌表示,产业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依托。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产业集聚,建设专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产业园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视频致辞

在引导产业专业化集聚方面,依托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先后创建了445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覆盖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软件等行业32个细分领域。

在促进园区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动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信息基础设施升级,鼓励企业使用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实施制造全流程智能化改造。

此外,在推动园区绿色化发展方面,对产业园区低碳转型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在深化园区国际化合作方面,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


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李飞出席论坛并致辞

李飞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和特殊经济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鉴参考国外经验,结合自身国情,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园区发展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诞生至今,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重要机遇,始终坚持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指出,2021年,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态势总体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十分之一。实现进出口总额8.7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和外资企业再投资684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比重均超过五分之一。

他表示,部分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共建取得积极成效。比如,天津经开区在埃及建设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国与马来西亚政府推动在中国钦州和马来西亚关丹建设“两国双园”,在运营管理、投资贸易、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主旨发言环节,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南南合作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工具,能够为南方国家提供开放的框架加强合作,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的目标,通过能力建设、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的方式,实现南南合作,基于这些经验,联合国驻华机构将持续提供知识和技术的专长,帮助利益相关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主旨发言

此外,他表示,去年工发组织研究了一套本地化的指标体系,希望纳入可持续园区建设指南,为园区内各行业提供了具体的脱碳倡议,包括交通行业、农业、食品、工业加工、建筑、数字、IT、金融行业等,帮助企业加深对脱碳的理解。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技术合作和可持续工业发展总司执行干事邹刺勇表示,在工发组织,侧重于综合和系统驱动的方法,为贫困、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紧迫挑战提供支持,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产业园区和特殊经济区,这有助于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解决发展的三个层面,也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技术合作和可持续工业发展总司执行干事邹刺勇主旨发言

他重点讨论了产业园区的三个重要作用:创新全球供应链的整合及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并成为连接小生产者和全球区域供应链的桥梁;有助于环境的可持续性,促进协同作用,有助于各行业有效利用资源。企业可以分享公用事业,如废水处理、废物收集和副产品,这有助于减少污染和浪费。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基金主任王晓军表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战略和政策协调,为特殊经济区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几十年来由于南南合作和相互学习,特殊经济区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好地融入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规划、政策和发展战略。特殊经济区通过南南学习和能力发展带来了知识的双向流动,大量证据表明,特殊经济区在知识更新、提高劳动技能和技术转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基金主任王晓军主旨发言

王晓军举了一个例子,菲律宾经济区管理局记录了菲律宾经济区技能水平的大幅提高,主要的活动已经从生产转向了设计和研发。

此外,王晓军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不仅仅是从更先进的经济体或投资国到当地产业的单行道,当地和本土的技术创新也可以流向合作伙伴和投资方。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兼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教授林毅夫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兼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教授林毅夫表示,历史上大部分国家能够从贫困变成富裕,中间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工业化要成功除了要按照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之外,还必须解决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的问题。从中国及东亚一些成功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采取了一个务实的解决办法,即在全国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营商环境还有待改进的状况下,设立工业园或经济特区,把道路、电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做好,实行一站式服务,改善营商环境,降低教育成本。这样就有可能在全局的基础设施及营商环境不够好的时候,迅速在局部地区创造有利于工业化的环境,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起来。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表示,国家级经开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2021年吸收外资和进出口额比2013年分别增长了50%和80%,占全国吸收外资和进出口的比重都超过了20%,成为中国工业经济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主旨发言

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较2013年翻了近1倍。国家级经开区以千分之三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五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为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陈春江指出,国家级经开区在以产业园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更加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更加注重优化营商环境。


专题讨论环节主题一:“产业园区、特殊经济区推动实现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化”

论坛讨论环节专题二:“南南合作促进产业园区、特殊经济区知识和技术转让”

此外,论坛还进行了两个主题的讨论:“产业园区、特殊经济区推动实现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化”、“南南合作促进产业园区、特殊经济区知识和技术转让”。

本次论坛聚焦南南合作和产业园区(特殊经济区)两大主题,邀请了中国和有关发展中国家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金融、学术和研究等机构以及产业园区的代表以线下加线上的方式共同参会,围绕产业园区和特殊经济区推动实现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发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议题,分享相关领域的最佳实践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