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新闻 > 详情页

新闻资讯

呼和浩特市对标“六大产业集群”强化招商

时间:2023-02-03      来源:内蒙古日报


 

呼和浩特——内蒙古久泰新材料公司年产100万吨乙二醇项目

 


成效

 2022年,呼和浩特市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7次,全市招商引资国内到位资金418.4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5.9亿元人民币。

 

举措

 市级牵头。成立了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市级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引资28次,深入推进伊利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中环产业城、沙尔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林格尔新区金融数据中心等对首府具有引领性、支撑性重大项目集聚区建设,引进了总投资超过700亿元的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超过350亿元的正泰集团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三峡集团抽水蓄能及风光储一体化能源基地项目、总规模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全球单体最大的宏福集团现代农业智能温室项目,以及国家能源集团北方总部、中国石化北方总部等一批超大规模重大项目。

 专班推进。紧紧围绕“六大产业集群”,组建了产业和招商“双专班”,招商专班坚持常态化走出去,“点对点”对接产业集群关联项目,推动了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旭阳集团煤焦化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国纳新材料项目、投资50亿元的交通银行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国家级气象高性能计算机迭代工程项目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组建市优化营商环境专班,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部门联动。全市各部门全部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发改、区域经济合作等部门,负责全程跟进对接;农牧、工信、商务等部门牵头负责分口盯办,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土地收储等6个主要审批部门同步跟进,建立项目手续办理“2+3+6”服务机制,全力保障项目落地进度。

 商会助力。密切联系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陕西等地商协会组织,借助资源优势,对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文化旅游、大数据等领域的128家重点企业,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活动支撑。2022年全市各地区举办线上、线下推介、签约、开工仪式等活动共138场。疫情过后第一时间举办了强首府·聚青城呼和浩特市“百家联盟”招商大会暨高质量发展项目签约仪式,会上共签约31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近600亿元。

 

亮点

 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及产业链供应链重要行业、关键节点,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项目推进、政策保障等方面重点发力,提前两个月完成“双千工程”目标。

 推出23项硬核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登记市场主体4.45万户。

 推行“一网通办”“自助办理”,实现全程无纸化、电子化注册登记,市本级“一网通办”事项增加至820项,全程网办事项增加至707项。减免企业开办费用224万余元。